年前你丟東西了嗎?
上星期分享了山下英子的《家事斷捨離》。但說到整理收納,都會認識近藤麻理惠的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。
此書,快速摘要:
1.丟東西的次序「衣服類→ 書籍、小東西 → 紀念品」
2.沒有心動、沒有用的物品請丟。
3.丟的時候,請説感謝的話。
4.家中成員的東西不能私自丟。
5.丟完東西再來慢慢學習整理。
6.整理分為節慶整理「一次過丟東西」和日常整理「把物件定位後放到原來位置」
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的觀念和理論,讓我完全崇拜著近藤麻理惠。她小時候肯定是個不討好的人,身邊人應該都覺得她有潔癖,是個麻煩人。不過就是她這種小時候,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個性。在不斷追求完美,努力又願意反省的個性,做家事成為她人生專業,做導師指導別人,令她得出《怦然心動》的理論,成為百大影響力人物。
而我發現,我和她同一個相似點,就是小時候的志願是「嫁人」。不過卻到現在才學習如何做家事。遲到幾十年😂 以前被朋友笑似野田妹,書包有蟑螂,都能重新在這裡起步,學《斷捨離》、追著近藤麻理惠的腳步,相信想改變生活的你,都一定可以啊!
先分享一下,我現在丟衣服的方法:
第一:現在買一件,就要丟一件。
第二:買之前想想有沒有相似的。
第三:定期出售二手衣物。就算衣服很貴購入,卻再沒有心動的感覺,想再穿,賣出時,只要賺回一個便當錢,都滿足。(請設定1個月為限期,售不出便捐贈)
第四:這項是令我開心的方式,送給欣賞自己衣服的朋友,現在只要有朋友看到照片説:「你這件衣服很美。」如果詢問後,她們不介意二手會穿上。就算在香港,都會打包好,寄運送出。
沒有物慾、穿著簡單,當然是最好。但實在太了解自己,一來貪新鮮,二來是因為網絡賣場拍照,配襯所需才買的,大部分只是穿1-2次。真的很喜歡,還是心動,就留下呀。
之後就是書籍,最難捨棄的其中之一,裝修家裡時,亦做了一個大書櫃。本來渴望能放滿書本,裝作是個文青。某天,心血來潮,竟然對老公説:「我希望架上就這麼多書了」。所以現在買一本、捨棄一本。買回來很久沒看的書,丟吧。有些,留下的書,都是會再次閲讀。所以書架上的書,最多是再買一套送給朋友。這一點和衣服有點不一樣。
放棄這麼多東西後,心情確實輕鬆了。現在用不到的物品,放在家裡,反而很大壓力。老公上次說要送用不到的電器、椅子要送贈同事。我馬上笑得很開心説:「他有用嗎?太好了,謝謝你,哈哈哈哈😃。」他説:「有這麼開心嗎?」開心,是因為老公願意和人分享;二是不想送二手物品,做成別人的負擔,所以別人是喜歡,甚至有用到,是最開心的事。
人之所以快樂,是因為了解自己,不是跟隨別人。假設有人要有很多東西才開心,或真的有需要這麼多物品。我們都不需要去批評、去歧視,學習包容與接受。一切只關注自己的聲音,就能好好生活,更有機會影響到別人。就先從「丟」開始,學習怎麼「捨棄」,自然會有「收穫」。再見了我的舊物,舊有思維。圖2,3,4 有整理後(一年4季的衣物)和捨棄的書照。之後再分享其他。
#大掃除 #讀書心得 #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#近藤麻理惠 #學習中 #丟東西 #閲讀報告 #收納 #空間收納 #一起改變 #年前清理